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

誰人有水晶球?

一年將盡,基金基理及投資者都將要做年結,看看今年投資表現如何。年青分析師R卻傳來網上剪料,挖苦多間大行於去年底為2011年港股走勢作出樂觀預測。筆者節錄四間港人「至愛」的大行,以及當中預測最「近磅」的中信,供各位參考:

大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恆指目標:29399
評論:全球資金過剩及充裕,再加上內地經濟增長強勁,令本港資產價值再升。雖然樓市場因港府打擊炒樓措施而見頂,但股票價格走勢落後樓市,料明年股市再升。

高盛    恆指目標:29000
評論:港股將受惠額外資流入,加上內地經濟增長帶動,成為吸引資金流入本港的動力,其影響甚至會超乎預期。
 
細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恆指目標:28000
評論:主要由於零利率環境、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、環球貨幣匯率不確定性,亞洲市場表現會較環球市場佳。

花旗    恆指目標:26500
評論:通脹因素將香港列入「重倉」地區,加上經濟前景改善,提高目標市盈率12%14.5倍。

中信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恆指目標:19000-25000
評論:大巿走勢將缺乏明確方向,期內恆指料反覆橫行有待至「牛三」出現,巿場出現上破的借口。明年宜「炒股不炒巿」,集中挑選有國策支持行業的股票。

實際上,恆指在2010年以23035收市,今年最高升至24468,之後低見16170,今日收市報18942。筆者列出上述大行預測,並非存心取笑,只是提醒各位,即使是人才濟濟的大行,對預料股市升跌,看來也無甚麼優勢。

其實,更重要的一點是,各大行大致只是看到美國量化寬鬆、通脹、中國經濟增長等當時已知的事或處境,卻無人警告歐洲主權債務可能帶來如此大的危機(起碼在筆者保留的資料中沒有提及)

這個情況反映人的預測能力其實不高。更甚者,當我們極為關注某個課題之時,往往是當中的問題已到了最嚴重的地步或最理想的境界。

再舉一個例子,就是今年幾隻公用股逆市上升,筆者在920日也為此現象撰文《早知買公用股?》(請留意有個問號)。當時市場上就有很多人如是想,不過筆者的意見是:

俗語說得得好:有早知,無乞兒。筆者斷不會在此時暗示大家不如吸納這批跌市之星。

除非我確實知道二線股大跌之時,公用股一定升,例如在科幻片之中看到下個月的報紙(要有股市行情版的),否則以筆者的傾向,還是不會沾手公用股的。

結果如何?以中電(002)為例,其股價竟然巧合地在920日創出高位74.68元,之後反覆跌了11%至今日的66.75元!

負面的看法說過,始終未能為大家打開財富之門。其實這就是筆者的投資哲學:測市很難(這也叫哲學?)。尤其是筆者向來用以測市的「道氏理論」在今年不大靈光(只怪筆者道行淺),現時無法看通今年及來年的大市趨勢。

筆者現時的策略是緊貼市場走勢,卻又要抽離思考大市是否已提前反映了惡劣的情況。實戰上,仍然採取低吸優質股的老方法,留意每次上升時彈力最強的股票,然後趁調整吸納。此外,筆者買股不用槓桿,亦甚少涉及衍生工具,以減輕逆境時可以受到的傷害。


 (本文將在Quamnet 刊登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