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責管理本港多項學生資助計劃的「學生資助辦事處」日前透露,大專生拖欠貸款越來越嚴重,因而建議延長還款期,由10年延長至15年,及建議調低借貸利率,由約3.2%下調至1.7%。此外,為避免學生過度借貸,建議設立借款上限為30萬元,又建議向信貸資料機構提供拖欠還款學生的負面信貸資料。有關詳情,可瀏覽該處網址 http://www.sfaa.gov.hk/tc/index.htm 。
拖欠情況有多嚴重了?
資料顯示,於2010/11年度末,申請「免入息審查貸款」的有2.6萬人,當中1.3萬人拖欠還款,涉及拖欠金額2.13億元。在這1.3萬名債仔之中,有3600人已拖欠還款3年或以上,佔拖欠人數之27%。
筆者按一按計數機,即是拖欠金額人均1.6萬元,不算很「嚇人」,只是拖欠人數多,即是情況普遍,而且年期長的個案不少,未知有甚麼深層原因。
沒有一手的「Grant & Loan」經驗
回想自家的大專年代,來自工人家庭的筆者沒有申請資助和貸款(即是Grant and loan),原因是嫌其手續嚴格及繁複,而貸款那部分是要還的啊。可能那時的學費比現時便宜吧,父母代交學費之後,筆者亦如大部份同學一樣,依靠替更小的學生補習賺取日常生活費用。這樣說,筆者並沒有「一手」的貸款經驗及心理可以分享。即如說是否借錢之後,用錢會「疏爽」一點,甚至「去旅行」享受人生等,以筆者觀察都是個別事件。
培養正確理財態度
對於「學生資助辦事處」的建議,筆者傾向較嚴謹的做法,即贊成設立借款上限,及向信貸資料機構提供拖欠還款學生的負面信貸資料,另一方面,筆者不贊成延長還款期,至於調低利率,筆者沒有意見。
首先說延長還款期。今日免費報紙引述了理財專家的意見,他們均認為延長還款期其實對債仔不利,即使是在調低利率之後,因為借款總成本因年期加長而上升。此外,假如大專畢業生於40歲邊仍有欠債,可能影響其於30至40歲的財務安排,如結婚和置業。
筆者的想法比較傳統,認為「欠債還錢」是天經地義的事。從目前的社會經濟情況,及上述推斷出來的人均欠債來看,很難相信一個大專生畢業之後幾年仍無能力清還債務。說個笑話,今年派六千元之後,不是理應可以將總欠款減少38%嗎?
量入為出
傳統的理財模式從「量入為出」開始,假如要增加收入來源,在低至3.3%失業率的當下,一定可以找到兼職,只怕當事人嫌這嫌那而已。從網上瀏覽關於學生的借貸情況,看到一些較為極端的個案,例如為家人借錢還債、報讀的課程貴而無用等,可能須要「特事特論」,筆者想討論的只是一般情況。
增加收入之外,就是削減支出。貸款利息是支出之一,學生少借一點(所以應設立借貸上限)及早還一點(還說延長!),也可減少支出。其他生活上開支,要削減的話可有很多方法,亦因人而異,有此需要的人不妨請教一下其他人。
君子之學貴慎始
筆者認為,整個資助及貸款過程應當在開始申請時搞清楚。借款人應該搞清楚自己的需要及將來的還款負擔,在過度借貸前或須調整一下自己的讀書計劃,例如先工作幾年才去進修等。另一方面,當局在借出款項時設上限本來就是理所當然,至於利息方面,代表了社會對教育的承擔,不過利息如太低或吸引學生濫借,將「愛你變成害你」,反而不美。
「供書教學」是成年人對下一代的義務,教育是社會對人才的培養及投資,現時社會富裕了,願意調撥更多資源培育學生,希望他們成長之後負起延續社會存活的責任。假如受到資助的學生未能管理好自己,反而利用制度上漏洞去漁利,例如欠債不還錢,那就需要嚴厲對待,發放負面信貸資料其實是對付無賴的一個平價手法,反對的人實是無理取鬧。
(本文將在Quamnet 刊登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