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瞬間又到萬九邊緣

筆者在本月4日股市最低位時,將投資組合的現金量提升至四成。當時還響應分析員的預測,準備在恆指跌至長期上升軌12500水平時入市吸納。

隨後歐洲金融亂局出現改善,帶動環球股市由低位回升,加上阿爺高調吸納四隻內銀行,刺激港股反覆回升。拙文《遲來的大型反彈》在11日「出街」時,代表港股的恆生指數已由4日之低位16170回升14%。經過幾日反覆,今日恆指再升至18968,從低位回升17%,並已返回八月初大市「第一次」急跌後的水平,亦為早前分析師/投資者視為重要支持位的牛熊分界線!

上次說過,港股在106日裂口跳升,筆者不敢怠慢,馬上從觀察名單之中挑選一些對象博反彈,希望可以跟貼市場,並藉此減少全年的損失。

不過,經歷了一次重大錯誤,看不到上一個牛市早已在201011月完結,筆者今次也不敢「實牙實齒」預測甚麼熊市未完,又或熊三恐慌性拋售已出現,總之是屏氣凝神,靜靜地跟蹤市況發展,並隨時作出反應。

大市回升了三個多星期,筆者不斷重組投資組合,重新吸納的對象的特點是估值極低(例如預測市盈率23)、股價跌幅極大(例如三個月內累跌50%)、業績不錯(甚至是仍有強勁增長者)、而且是交投比較暢旺(以在大市急跌時可以儘快沽出)

為了符合關於交投暢旺的要求,筆者甚至已將原來第一大持股利信達(738)沽清,又將第二大持股先施錶行(444)大幅減持。當然,背後還有一個原因是零售股業績相比經濟是滯後的,大市急跌對消費的破壞可能要稍後才出現。

上次還透露,吸納了大慶乳業(1007)及健康食品民企瑞年(2010)等,在買入時兩者的預測市盈率只是2倍多及4倍多,前者已被筆者在獲利60%之後沽出(沽出之後仍上升),後者仍然持有。

至於本來持有的六成資產,當中匯控(005)已被止蝕套現,而鄭州燃氣(3928)20日公佈以溢價私有化的計劃,亦被順勢沽出獲利。其餘幾隻股票,即是交行(3328)、信行(998)、創興銀行(1111)、及瀚宇博德(667)等仍然持有。工業股瀚宇博德之私有化計劃已獲股東大會通過,只是筆者未有現金需要,故仍留在組合之中。

除此之外,新增的組合成員其實不少,例如新一代愛股經緯(350)TCL通訊(2618),以及具有賣盤概念的大新金融(440)及大新銀行(2356)。至於上次談及的思嘉(1863)仍然持有,不過交投較冷,似乎並不符合筆者的新規條。大新系股票成交亦不多,惟今次入貨目的是博賣盤,故須作出「妥協」。

現時筆者的半隱形組合持貨逾80%;成績嘛,原來與大市情況差不多。恆指今年最多跌30%,現時仍跌18%。至於對明日市況的預測,筆者在前段已說過,不敢多言,因言多必失。


(本文將在Quamnet 刊登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