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筆者在寫飲寫食,踫巧地球之友日前發表了《食物通脹拉闊貧富懸殊 - 酒席食剩米飯足補貼44萬家庭買餸錢》。筆者今早見二家傳媒的報導略有不同,便逕自登上地球之友網頁,瀏覽其正式文稿。
地球之友表示,單單是每年酒席中浪費的米飯,總值就足可供應44萬個四人家庭的一餐「買餸錢」。他們去年底研究四場宴會之104圍酒席,棄置高達400公斤 廚餘,當中被基層市民選為通脹下而要減少進食的豬肉及食米,丟棄量最高。其中以豬肉做餡料的水餃麵及福建炒飯的廚餘量,分別為38%及33%。以香港一年有200萬至250萬圍酒席計算,估計倒入堆填區的米飯,總值達3500萬元,足可供應44萬個四人家庭的一餐「買餸錢」;此計算未包括其他剩餘的炸子雞、鮑片等食物之價值,
地球之友建議,在中式宴會中每減少兩道菜式,每圍可慳回3.8公斤 的廚餘垃圾丟棄至堆填區;而企業每捐贈200元予受助單位,便可讓至少120位有需要人士獲得食物援助。
外出用膳好普遍
筆者認為,在酒席中減少兩道菜,會令東道主面對較大之社會壓力,可能社會需要一段時間去形成共識。另一方面,香港人常常外出用膳,如每次都只叫剛剛夠吃的份量,料其影響更正面。
筆者前周曾兩次宴請親友到中式酒樓食飯,一次是15人,另一次是22人。由於點菜時掌握得不太準確,兩次均出現不少廚餘。為減少浪費,我們將一碟飯「原裝」包走,可是麵條、點心等食品,就只能眼巴巴目送它倒進廚餘桶。
又有一次,筆者與兩位男性朋友去一間連鎖中式酒樓吃晚飯,當中一位是朋友H介紹予筆者認識的新朋友。本來已點了四個小菜,包括雞、魚、豬肉及蝦球,對三個男子來說應該綽綽有餘,可是H仍要加多一個「荷葉飯」。須知「荷葉飯」內有肉類,份量等同一個小菜。結果自然是「有餘有剩」了。
宜用心點菜
筆者明白,外出用膳點菜不容易(尤其是客人數目多的時候),一是因為面子問題,怕給客人少看;二是時間緊迫,怕加菜需時,甚至加點的食物來不及吃便要離開(這也反映了香港人的悲哀 – 吃飯也要「趕頭趕命」);三是不知各人之食量;四是不知酒樓小菜的份量等。
通常,筆者點菜是會將所有食物化為人份量,例如一碗麵為一人份量、一碟飯為二人份量、一客八個的小籠包為一人份量等,加總之後不超逾出席人數;又例如午餐吃點心時,假設每人兩籠;另外,可以觀察一下鄰桌的小菜份量,以及「起菜」速度;寧願點少一點,之後再加,而在「加餸」時間上掌握得好一點… 實際上,如果可以選擇,筆者會避免在大時大節,甚至是星期五,去旺區旺地用膳。
畢竟,食飯時開開心心慢慢享用,同時兼顧資源及金錢沒有浪費,才是精明的消費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